作者: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3-02-21 09:53
田丰
我的父亲,在2023年1月4日新年钟声刚刚敲响后去世了。此时,距离农历春节仅仅剩下20天。大年初一是父亲的生日,过了这一天,他就86岁了。
父亲是一名老师,教了一辈子学。他出生在鲁西南的一个小村子,幼小时家庭贫穷,上学后考上了菏泽一中,由于没钱交学费,只好考取菏泽师范。16岁毕业后就在邻村当起了教书匠,一直到退休。
1958年,国家在各地征集异乡农工去湖北围堤垦荒建农场,支援湖北建设。大堤围堰建好后,父母迁进了大垸农场,我们兄弟三人也都出生在那里。在参加劳动或教书育人之余,父亲撰写了大量的诗词,用诗词表述着当时的点点滴滴,记录着每一次有趣的事情。去学校途中,他见到了“雄鸡斗架沙岗畔”“学童趟起尘土扬”的真实写照,看到拾花“双手飞舞白云翻,抬头雪海呈绿原”的劳动场景,运砖场“银河倾,拖车似流星”的繁忙劲儿,建筑工人“搬山砌城墙,端湖铺地平”的伟大气魄;更多的,父亲书写了历史,记录了一个时期、一个时段历史的真实写照,“毛选”“四清”“忆苦思甜”等话语,现在看来勾起的回忆太多太多。
随着爷爷奶奶迈入80多岁的高龄,1980年,父亲放弃了湖北优越的条件,回转家乡东明县,在县二中继续执教。后县里成立一所乡镇中学,调他筹建校舍,建好后,又继续教学。这期间,他写下了大量的关于“园丁”“学校”方面的诗词,“校风正,学风浓,翰墨飘香听琴声”,再现了当年的美好场景。他还用大量的诗词书写了家乡的美景和故事,吟咏牡丹、梅、莲,并寄情于山水间,一路走来一路歌咏,看到曹州牡丹园“雍容华贵甲天下,国色天香迎宾朋”,看到了“万福河畔夕阳红,时装粉颜正排演”……他用心去描绘,用情去讴歌,把一幅幅美轮美奂、美妙无比的盛景尽揽眼底,尽收笔下。
父亲教课主授的是语文,小学、初中、高中的课程他都讲授过,正因为这样,也影响了我的一生要与文学相牵连。
1998年间,我把父亲的诗词两首投寄到《山东老年》杂志社,不久便刊登出来了,寄来了60元稿费,父亲激动不已。这些年,他不让我往外投稿,谦逊地给我讲他写得不好,不过《松竹梅诗词选》的编辑给我要稿子时,我挑了几首父亲的诗词给了他们,结果全部被采用了。2006年9月10日教师节来临的前两天,《菏泽日报》编辑向我约稿,让写一篇关于老师的文章,我正苦思冥想写什么好时,突然想到为什么不写写我的老父亲呢。于是就来个急就章,写了篇千字小文《父亲,我的良师挚友》。教师节那天报纸出来,这篇文章在版面显著位置刊出。许多老师看后给我打电话说写得很真实,很有感染力。这也是我献给父亲的教师节最好的礼物。
高龄的父亲,看到我出了几本书,也想把自己写的诗词出本小册子留个纪念。父亲忙碌了一些日子把东西整理好,上面很多诗词都带有一定的时代特色。2010年冬,《田昕玥诗词选》出版,收录了父亲的百余首诗词,我给他写了序言《一路走来一路歌》。虽然不是正规出版物,但父亲很是高兴。
父亲一生以慈悲为怀,善解人意,善做善事。他是位仁者,在他的诗词中就能体现出来,“从教乐,乐无穷,笔下霓虹贯斗宫”“拾金不昧寻失主,深水河中救女婴”“人民公仆为人民,毫不利己人人夸”等,显示了一位善良的人的心胸是多么的宽广和仁慈。
这就是我的父亲,一位平凡而又普通的人。